赚钱 4月25日3件大事,美印翻脸,拜登被土耳其骂,普京没手软!有着“外交高手”之称,总是能够成为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座上宾的莫迪,怎么也不会想到,嚷嚷着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第六常的美国,竟然不愿意帮助印度应对危机。
第一件事,美印翻脸。面对疫情再次全面升级、失控,所有的医院正在上演“氧气争夺战”,医疗系统已经“崩溃”的现状,急需疫苗来化解疫情危机的莫迪和印度,选择向美国“求助”。然而,知道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普纳瓦拉和印度总理莫迪,希望白宫能够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解除对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的禁令,让拥有10多亿人的印度提高疫苗产量的拜登,却选择了无视莫迪和印度的请求,不愿意取消禁令。面对媒体的追问,无法再回避问题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解释说,不是拜登不愿意帮助印度,而是美国的疫情也很严重,拜登政府只能把控制美国疫情作为工作的重心,优先给美国民众接种疫苗。在美国疫苗原材料供应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新德里只能自求多福,拜登有效解决完内部危机之后,白宫才会考虑要不要帮印度。
得知印裔哈里斯成功当选美国副总统之后,举行庆祝活动的印度民众,怎么也不会想到,对哈里斯、拜登和美国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试问,拜登政府这般冷漠无情,延续“美国优先”的做法,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从控制美国疫情的角度来说,拜登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确实能够通过给民众接种疫苗的方式尽快控制住美国出现的疫情。但对白宫正在积极部署的印太战略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为了应对美国不取消禁令,把印度列入“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的现状,正在配合俄罗斯、伊朗、德国、法国“去美元化”,研究进行双边贸易时更多地用人民币、卢布、卢比进行结算的莫迪,无疑会继续降低新德里对美元的“依赖”,以达到让美国放下“美元大棒”和“制裁大棒”的目的。
至于白宫用来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积极展开竞争的印太战略,可能会因为拜登政府不愿意帮印度,导致印太战略以失败告终。从中国愿意帮助印度的反应和表现来看,中国有意与印度、日本在内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做法,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积极拉拢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做法,基本上如出一辙。第二个消息,拜登被土耳其骂了。4月24日,土耳其外交部在发表的声明中,公开谴责美国总统拜登,认为白宫认定奥斯曼帝国1915年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种族灭绝”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不但无法改善美土关系,还将破坏地区和平。这意味着,2021年1月20日以来,总是嚷嚷着要团结盟友,声称“美国回来了”的拜登,与刚刚离开却还想着重回白宫的特朗普,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拜登延续了;特朗普“盟友也是对手,不能让盟友占美国便宜”的观点,拜登还是也有。
上任100天不到,拜登为何总是与土耳其针锋相对呢?一方面是因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过去4年不顾美国的反对,宁愿部署与F-35战机“不兼容”的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也不愿意要白宫极力推荐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另一方面,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私交甚密,总是频繁走动的埃尔多安和土耳其,正在将“去美元化”付诸于行动。 就这样,既想保住“美元霸权”,又想保住“军火订单”的拜登,对土耳其大打出手了。实际上,“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套路太老套了,根本不管用,反对会让担心遭到美国制裁的土耳其认为,与俄罗斯联手规避美元风险,是让美国乖乖就范的最佳途径,比军事手段还要管用。在土耳其、德国、法国不愿意再充当美国“马前卒”,普京总是“搅局”的情况下,拜登团结盟友的路上,是随处可见的荆棘和绊脚石。
第三个消息,普京没手软。作为反击,普京在俄乌边境大规模演习、增兵的做法,达到了让乌克兰妥协“求和”的目的。作为回应,普京拒绝了泽连斯基在顿巴斯地区见面的提议,给了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两个选择,要么来莫斯科见面,要么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会晤。 这就是普京的过人之处,几句话就让泽连斯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不敢去莫斯科、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泽连斯基会被世界各国耻笑。去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莫斯科,又违背了美国的意愿,可能得不到白宫3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孰轻孰重,泽连斯基真得好好掂量一番了。
在处理乌东部局势时,泽连斯基也很聪明,求和之前先指责美国和北约,告诉亲美的乌克兰民众,导致他向普京“求和”的是,把乌克兰当“挡箭牌”的美国和北约不靠谱,既不愿意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又不愿意出兵解围。就这样,美国和北约成了泽连斯基在普京和俄罗斯面前认怂的“背锅侠”。 对早就想腾出手来对付美国的普京而言,美国与印度、土耳其、乌克兰、德国、日本、法国的分歧越大,对抛售美债、囤积黄金的俄罗斯瓦解“美元霸权”越有利!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