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文:萱小蕾 图:网络
|都可以理解,但未必正确 《小舍得》里的田雨岚,是个惹争议的角色。 一些人认为她这样可以理解。 凡事都是为了孩子。 因为她和母亲自身条件不好,总想在孩子上狠抓一下。 这也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总想跟人比较,也因为自卑所以有点成绩好拿来炫耀。 可是这样对孩子当然是不太好的。 她的行为即使可以理解、却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钟益老师的事,观众也有两个阵营。 一边觉得是老师人品不行,枉为人师表。 一边觉得是田雨岚太过分了,咄咄逼人不肯放过人家。 先是在家长群里各种指责钟老师。 看别的家长不响应,她直接给举报了。 接着钟老师就被学校开除了。
|自我利益受损才做了看似嫉恶如仇的行为 钟老师校外办班当然不对,不过也并非就他一个人如此。 若说田雨岚是嫉恶如仇的一股清流,不怕得罪某种“权威”而行事,那可以赞扬。 但她无非也是私欲,觉得钟老师校外办班影响了自己儿子的考试分数。 认为自己的利益被侵害,并且出发点还只是猜测。 儿子一次考试只得了八十多分,因为两道大题太难。 钟老师只是加剧了题的难度,类似摸底的行为。 而且也只是平常的测验,不是什么决定性的考试。 但田雨岚觉得,钟老师出的题,可能是在课外辅导上才讲,课堂上藏私不讲。 这种没有依据的推论,让她不依不饶硬是把钟老师给怼出了学校。 没想到的是,钟老师进了新的培训机构。 而且是她挖空心思要把儿子送进去的那种“金牌班”。 并且儿子要进的那个班还正好就是钟老师任教。
|风水轮流转 听到这个消息时,田雨岚很懵。 这的确就像是“风水轮流转”,自己种的因,就要面对此后结的果。 跟钟老师撕破了脸,现在又得求人家,怎么办? 这事搞得田雨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此后各种想办法,先是去搞定钟老师的上级。 可惜上级需要好学生、但是更需要有质量的老师。 接着又去求钟老师的女朋友,作用也不大。 自己只好亲自去道歉、又给塞红包。 结果红包不光不收,还当众把她给鄙视了一通。 让母亲去求继父找关系,母亲又跑去帮她闹了钟老师一场。 事情没解决,反而乱成一团。 看起来是钟老师私心不收她儿子,其实也不全是。 只是因为两人有过节,钟老师不会好好跟她说话。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有人觉得这个老师太过分。 但也有人觉得老师的反应很正常。 自己被那样无情地对待过、为什么不能反击? 以德报怨的话,何以报德? 而且年轻人有脾气有情绪也是极为正常的。 田雨岚当初没给他留一点情面,他又不是圣人,自然会以牙还牙对她不客气。 这谈不上谁坏谁好,只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表现。 能处处都从容淡定什么不计较的人、那是比较少的。 钟老师不能收田雨岚的儿子,也是因为名额够了。 且跟她儿子并列最后一名的那个学生、的确比她儿子强。 于公,他没让任何人走关系。 于私,他也没针对孩子。 只是这个孩子正好没办法列入招生范围。 他也正好觉得不必跟这个孩子的家长来往比较好。 倒也不是为钟老师开脱,只是想说局面僵持,田雨岚自己的责任比较大。
|互换立场,宽容了解,多种善因 当初家长群里她一个人闹得不可开交,就应该适可而止。 就是所谓的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见。 得罪一个人,当然不如维护一个人。 或者说不必刻意讨好谁,但也不必刻意结梁子。 同时也要换换立场、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和境况。 多些宽容理解,多些了解发现。 一时冲动就给人定“罪名”,或是一时兴起就让别人不好过,那也是给自己种了“恶”的因。 人说三生三生有因果决定,其实当下的人生就有因果印证。 你此前种的因,可能很快就能看到果。 你种了善因,很快见善果。 你种了恶果,也逃不掉恶因。 还别不相信,这还真是许多人都能遇到的状况。 对一个人好、不经意的一次举手之劳,都有可能在此后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而对一个人坏,心思恶毒的一次迫害,可能也会在不久后得到某种报应。
总之,相信因果并没有什么坏处。 反而是能让人多结一些善缘,多一些善意。 能这样,大家相处也会更融洽和气一些。 一个人能带给所遇到的人温暖,爱,宽容,理解,和气或帮助,那就是在种善因。 即使不会得到什么特别明确的好处,他这个人内心也会更安宁舒服。 他的生活也会更明亮,因为没有辜负,没有伤害,没有戾气。 反之,跟别人过不去,自己的生活或心理上也难过去。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