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2021-05-04| 发布者: 黄石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超长待机的假期,带娃去哪儿玩就成了爸爸妈妈们的难题。去太远?累!在家宅?娃闹!于是,周边社区和商场里......
赚钱

  超长待机的假期,带娃去哪儿玩就成了爸爸妈妈们的难题。

  去太远?累!在家宅?娃闹!于是,周边社区和商场里的游乐设施,就成了最「方便」的遛娃去处。

  但是,越是假期越是要当心,这两个手足口传播高风险场所一定要注意。

  远离手足口

  这些「遛娃神器」不要玩

  1.你玩我玩都在玩的——海洋球池

  普通规模的海洋球池能容纳几十位小朋友同时玩耍,大一点儿的,上百都可以,娃在里面「扑腾进去」就开心了,好几个小时都不上来。

  节假日人多,基本上球池就是「下饺子」,宝宝们「白袜子进、黑袜子出」,别说还有孩子们在里面流下的汗液与口水了。

  

  图片来源:网络

  央视曾曝光了海洋球卫生情况:部分海洋球池几天才清洁一次,清洁的方法也只是用消毒水喷洒一下。

  一天成百上千个小朋友玩耍的球球池,清洁频率却如此之低。没有消毒干净的海洋球,就存在传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2.你坐我坐都来坐的——摇摇车

  摇摇车,遍布社区各个角落。

  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觉得坐摇摇车会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摇摇车这样的公用儿童游乐设施,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维护,更做不到及时消毒。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有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乘坐过,病毒通过患病宝宝的密切接触留在摇摇车上,其他宝宝再次使用时可能会交叉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

  留意观察

  有这几个症状

  可能已感染手足口

  婴儿和儿童是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人群,其中5~7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如果孩子的手上、脚上、口腔中有类似小红疙瘩的疱疹,不管有没有发烧的情况,都有很大概率是患上手足口病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除了手、足、口三个部位之外,皮疹还会出现在臀部、胳膊、腿上,少数宝宝在躯干和面部也会有皮疹。

  咱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护理,让宝宝少遭罪,尽快好起来。

  1.正确退热

  宝宝发热不舒服时,可以根据月龄给宝宝服用退烧药。

  安全有效的退烧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常用的比如泰诺林,适合2月龄以上)和布洛芬(常用的比如美林,适合6月龄以上),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服用,帮助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

  2.不要擅自给孩子吃抗生素

  目前没有治疗手足口的特效药,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心急给孩子用一些抗生素,抗生素对手足口病毒没有效果,比如常见的头孢类药物等等。

  3.吃偏凉、软糯饮食

  孩子口腔疱疹会形成溃疡,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易消化为主,尽量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孩子吃了可能会疼得大哭。

  吃偏凉软糯的食物,能缓解孩子的疼痛,比如冰淇淋、凉牛奶以及其他凉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可能发展为重症

  有以下3种情况马上就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不用特意治疗也可以自愈。

  不过,少部分的孩子患病后,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例,并且会有非常小的概率会导致死亡。

  如果孩子有以下3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1.宝宝持续高热

  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药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异常

  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3.有心衰前的表现

  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呼吸异常:如安静状态下1岁~5岁>40次/分钟、2月~12月龄>50次/分钟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有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有呼吸困难,那么就需要及时就诊。

  重症手足口病的患者,病情进展较为迅速,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等,需要及时就诊。

  所以,可以简单记为:只要孩子体温高于39℃,退热效果不佳,出现嗜睡、呕吐、头痛,呼吸增快、肢体抖动等表现,就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除了海洋球、摇摇车等游乐项目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也更集中。

  要避免孩子接触患病的孩子,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的拥挤处,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疫苗,预防的只是某种容易引起重症手足口的病毒,而不能预防所有的引起手足口的病毒,所以不管是否接种手足口疫苗,都要注意勤洗手,讲卫生。

  不仅仅是孩子,大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先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希望大家都能带娃过一个健康安心的五一假期。

  

  除了手足口病

  宝宝发烧、感冒、咳嗽、腹泻......

  都让家长头痛不已

  丁香妈妈总结了一份

  「儿童常见病家庭护理清单」

  包含了几种常见病的

  家庭护理方法和就医建议

  关注丁香妈妈,回复「护理」

  即可获取清单

  五一假期带娃出门

  有些危险的游乐设施,千万不要玩!

  丁香妈妈为大家准备了

  「游乐场安全注意事项」

  关注丁香妈妈,回复「游乐场」

  即可获取文章

  策划momo

  作者孔令凯

  排版雲成章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合作专家孔令凯

  儿科主治医师

  第二军医大学儿科硕士

  科学审核马学梅

  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黄石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