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3名小学生相约跳楼!2名当场殒命,1名躲电梯哭:给家长最沉痛的一课!

2021-05-09| 发布者: 黄石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4月1日!四川两名小学生跳楼身亡。"四川小学生跳楼"这个新闻仿佛让人回到了去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小学生留......
货渠网

  4月1日!四川两名小学生跳楼身亡。

  "四川小学生跳楼"这个新闻仿佛让人回到了去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跳楼身亡。

  今年4月1日中午,四川达州奥韵未来城的34楼天台上,两名小学女生几乎同时跳下,据当地周围的居民介绍,这两名女孩几乎是同时落地的,事发第一时间小区居民立即报警并拨打120,但遗憾的是这两名小学生当场就没有生命体征了。

  据悉,两名女生的尸体已经送到当地殡仪馆,会进行尸检;当地的警方和教育局也已经介入调查此案。

  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共有三名小学生相约自杀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现场有三个女生约好一起跳楼,三人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其中一个女生因为中途和她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后就放弃了,并且还劝说另外两个女生,但就在这个女生打电话请求救援时另外两名女生已经从1号楼的34层跳了下去。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幸存的女生在电梯里一直抹着眼泪好像非常害怕一般。

  据调查发现,这三名小学生跳楼的原因疑似为考试分数不理想,压力大。

  1

  孩子们怎么了?

  去年7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对双胞胎男孩负气出走,手拉手出了小区后,沿着马路向南方向走去,视频追踪发现:双胞胎男孩上了一辆私家车!

  7月8日上午,平新派出所接到一位女子报警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在秀水名苑小区走失。民警高翔、曹鑫阁一面安抚报警人情绪,一面询问详细情况。

  经了解,该兄弟俩是因为要看平板电脑,和母亲吵架,负气离家出走。孩子妈妈一路都跟着民警一起寻找孩子的踪迹,通过与小区保安及群众沟通中得知,这对双胞胎男孩出了小区后,沿着马路向南方向走去。民警顺着线索现场找,视频追踪发现,双胞胎男孩上了一辆私家车。

  正当民警查找私家车电话时,男孩母亲就接到了一名自称是明洋装饰公司老板的电话,对方告知双胞胎男孩在自己车上,已将男孩接到公社二道街的店中。

  民警带领孩子妈妈立刻驱车前往,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双胞胎男孩。私家车主说:"当时看这俩孩子在大街上走,我就告诉他俩要注意安全。"后来他不放心,又折返了回来,让俩孩子先上自己的车,拉到自己的店里,问出家长电话后,马上就联系了孩子妈妈。

  男孩们安全找到,家长激动万分:"谢谢民警和热心人的帮助,谢谢你们!"男孩的母亲对民警及热心群众表示十分感谢。同时民警也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叮嘱她要耐心与孩子沟通,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儿童健康成长。

  1

  被忽视的生命教育

  2019年,5月6日晚上22点,正在深圳市光明区开展巡逻的派出所民警发现马路中央躺着一堆“蓝色”的物体。

  民警走近查看后发现,躺在地上的是一名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

  男孩四仰八叉地平躺在湿漉漉的马路上,眼角还噙着泪水,对来往的车流全然不顾。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路面上还不时有车辆来往,很危险。

  民警在聊天中得知,小黎今年已经11岁了,因为贪玩被父母批评,一气之下跑了出来,还躺在马路中间“撒气”。

  对于小黎如此任性且危险的行为,民警当场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而小黎也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危险,向民警道歉,并表示愿意回家。

  2019年5月5日晚7时,一名小男孩在车道边见车就招手,司机师傅将孩子劝入车内,把孩子交给了警察。

  后经了解,男孩上初一,因沉迷网络,无心学业,与家人发生口角,心生不满便赌气留下便条离家出走,在车道边堵车泄愤。

  最终,家长将孩子领回了家。

  这两个孩子都是因为跟家长吵架,接着离家出走到马路上撒气、泄愤,在沟通方面,家长固然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孩子的做法更令人胆战心惊。

  半夜在马路上躺着,或者站在车道上招手,这样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过分责骂批评孩子,另一方面,也一定要告诉孩子:

  生命只有一次,很宝贵,任何时候,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1

  忽而今夏

  同样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老师也曾经讲过,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好管教,并且,为我们举例说明:

  比如说这个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但是你要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是啊,我们应该爱孩子,但我们不能无限制地爱孩子。因为这样,孩子不会去珍惜你的爱,甚至会用你的爱来威胁你。

  之后,李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了对孩子说不的方法:

  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六个短语概括了6岁前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而其中有很多,都是被许多家长所忽略的!

  六岁之前说“不”

  1)3到5岁时,要刻意地对孩子进行克制任性的训练。

  2)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要满足,任他哭。

  3)将孩子安置在卧室等安全的场所,由一个成人专门看管。

  4)记住四个不要:不要骂、不要打、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5)等孩子哭到精疲力竭了,给点爱,拿热水擦擦脸。

  6)对孩子说:“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整个过程没有不文明,但却告诉孩子:“如果你的要求不合理,我不会满足、也不会因为你的无理取闹而让步。”这样,孩子也会明白:闹,是没用的。

  不过,李老师也说不能让孩子太压抑。要承诺孩子,如果能说出自己要求的理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孩子的三次要求满足一次即可。

  克制诱惑

  的确,学会控制自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那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呢?李老师教我们运用一些“小诱惑”:

  看到这里,相信学过教育学的朋友们都能明白李老师的用意,这是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如果孩子忍住了,三天后可以获得更多奖励;如果孩子没有忍住,三天后原有的奖励也会被取消。

  这就告诉孩子一个道理:等待,获取更大的满足。你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你今后的长远。

  学会忍受&拒绝自私

  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自私是正常的。孩子刚来到人世时,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的;而随着他长大、学习,家长也常说:“你好好管自己的学习,不要管别人。”这自然而然造就了孩子的自私。但其实,这样的做法错了。

  那应该如何做呢?李老师举了一个“上桌吃饭”的例子。

  看上去有些古板,但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孩子放学一般都在四五点,而我们吃饭要到六点前后。而这一两个小时,就是让孩子忍受“饥饿”的过程。

  饥饿是人世间最基本的痛苦,而人生中还会有许多远超于饥饿的痛苦。我们这么做,是让孩子经历痛苦、学会忍受;也让孩子明白别人和他一样,克制变得自私。

  关于克制自私,李老师还举了一个剥橘子的例子:

  这对孩子来说,好像有点“残酷”,那结果如何呢?在姑姑的带领下,孩子把橘子给了爷爷,又接着给奶奶、姑姑、爸爸各送了一瓣。等到拿到最后一瓣时:

  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教会孩子“不自私”其实一点都不难。

  经历挫折

  没有经历过挫折,后果是什么?

  我们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后果,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挫折忍耐力。而关于挫折忍耐力的培养,李老师这么说:

  而现在的教育下,孩子是吃不了多少苦的。究其原因,李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家长动不动告学校,学校什么都不敢做,而吃苦耐劳的训练必须是学校让孩子经历的。

  在此,我们也呼吁各位幼儿家长能信任幼儿园,让幼儿园有底气去为孩子的发展组织活动,而不是要看家长的脸色畏手畏脚!

  最后,李老师还给我们举了个游泳的例子:

  是啊,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你扑腾,肯定死不了!下次,当孩子再遇到挫折,就和他讲这个道理吧!

  1

  让孩子知道

  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儿童自杀案件中,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跟强烈的挫败感相关。

  孩子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才会走上绝路。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小给孩子一种,她能够做好的信心。

  曾经跟一位加入咱们读者群的妈妈,聊了很长时间。

  她提起住在某个北方的小县城,儿子4年级时候,英语成绩不好。

  孩子的英语老师是个比较“刀子嘴”的人,所以儿子对英语的自信心越来越低,总是说自己很笨,自己学不好。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和老公都是农村出来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想辅导孩子,也是力不从心。

  后来有一次她看到我分享的文章,里面提到有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使用复读机,反复播放同一组对话,孩子听对话,然后将听到的对话记录下来。

  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听,必须是一组对话一组对话听。

  但可以听很多遍,直到能把句子记录下来。

  每天晚上听、写两组对话,也就是四个句子。

  听写结束后,孩子对照书本检查核对,纠正错误或不会的单词。

  最后,要将这两组对话背下来。

  这种方法,锻炼了孩子的听力,增加了孩子的单词量和句子量,也加强了孩子的口语。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当时就把文章转载收藏,用这个方法每天晚上陪儿子练习。

  图源:电视剧《春夜》

  她文化程度不高,最开始不放心让孩子自己查,她就再查一遍。

  有时候一个单词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对照。

  孩子每写对一个单词,一句话,她都特别开心的夸孩子。

  跟孩子说写的慢不怕,有进步就行。

  经过一个寒假的锻炼,孩子的英语成绩真的提高了不少。

  主要是孩子看见自己的进步,自信心也足了。

  这位妈妈特地向我表达感谢,但其实她更让我感动。

  她留意到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留意到了孩子面对的困境。

  但是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孩子不认真学、不好好听课,而是主动的帮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图源:电视剧《春夜》

  她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来的,是一个“有办法”的妈妈形象。

  在这种影响下,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面对的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好的方法和努力去解决。

  而不是被别人说不行,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孩子的心理韧性,就这样一点点被培养了起来。

  1

  让孩子知道

  生活中还有太多值得热爱

  杨澜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所有人都怕输,只是中国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更加怕输。

  因为他们担心不能让父母满意,于是他们更看重结果。

  而太看重结果,也意味着孩子能够拿得起,却放不下。

  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对自己有要求,可也要让孩子明白,即便达不到,也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比起生命,成绩不好,不算什么;

  比起生命,不是第一名,更不值得一提;

  比起生命,做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起生命,失败,一点也不重要。

  毕竟人生还长,唯有活着才有更多希望,也唯有活着,才会有机会,这才是我们真正该给孩子上的一课。

  愿我们的孩子,既要有拿得起的担当,更要有放得下的勇气。

  最后我想说,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其实不是每天告诉孩子生命有多珍贵,更不是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挫折。

  一颗勇敢无畏的心,一定是先被父母无条件的爱过、接纳过、信任过。

  他知道了这世间无论发生什么,都没有人愿意跟他站在一起。

  这些信任、这些倾听、这些帮助、这些榜样,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铠甲。

  守护她一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来源|新闻观点社、李玫瑾老师讲座视频、成长树等网络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黄石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