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宋鲁郑:“能拯救印度的要么是洛克菲勒,要么是毛泽东!”

2021-05-10| 发布者: 黄石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宋鲁郑】印度疫情大爆发的惨剧震惊了世界:医院和火葬场排满了人群。但到处缺医少药......
口碑反馈揭秘小狗d807和d9002有区别没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宋鲁郑】

  印度疫情大爆发的惨剧震惊了世界:医院和火葬场排满了人群。但到处缺医少药,甚至连氧气都缺。火葬场竟然连木柴都告罄。大量的病人死在医院门口,死在出租车上、救护车上。救护车的职能已经从救治病人变为转送尸体。许多病人还没有断气,就为了早占个位置而送到火葬场,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这一次被震惊的西方对印度也毫不客气,除了指出病毒变异的因素外,直指这是总理莫迪一手制造的人祸。在莫迪的决策下,大量的疫苗用于援助,以和中国竞争“疫苗外交”。为了胜选,大规模地举行各种选举集会,而且多数不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为了迎合民众,对宗教节日放行,不计其数的人在没有任何防范的情况下密集地聚在一起。所以说,西式民主会害死人绝不是理论,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印度当局讨好民众,放任人群聚集,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当然西方把责任归到莫迪一个人,归结到民粹主义是不公平的,是故意歪曲焦点。莫迪和特朗普一样,都是制度的产物,都是在制度下实施自己的理念。

  印度疫情大爆发,中国医学界早就预测到了。复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早在2020年就说最怕的是非洲和印度。如果这两个地方爆发疫情,将是全人类的灾难。

  我是研究东西方政治制度对比的,基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同样对印度爆发这样的疫情毫不感到意外。其实,凡是去过印度的,不管什么立场,只要是事实求是,都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

  曾经去过印度、被认为是“自由派”人士的茅于轼先生曾这样点评:“印度这样的民主还不如没有。我们没有(西式)民主,但我们比印度搞得要好,经济搞得好那关系可太大了。印度还有人挨饿,马路上有要饭的。中国也有乞丐,但他不要饭,要钱。北京的乞丐给他个馒头他才不要呢,印度的乞丐就是要饭的,要吃的。你知道什么叫要饭吗?就是肚子饿。新德里就有饥饿的问题,但中国没有饥饿的问题,这当然大不一样。印度我去过两次,我觉得印度比中国差得太远了:它有(西式)民主,但这个(西式)民主发挥的是民主的坏处,没有发挥什么好处。”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何以印度拥有全球最多的耕地,却是世界上饥饿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全球饥饿指数)。2012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将印度的营养不良问题称为国家的耻辱,因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有42%的儿童体重过轻。

  茅于轼先生还谈到印度的司法:“印度告一个状,要10年才知道结果,这样的司法也等于没有。”许多一级谋杀案,证人都已死亡,依然处于等待之中。许多企业则在等待中破产。

  一直以来,印度司法制度受到贪污、缺乏效率以及没有公信力的困扰。一名律师说:“这是一个完全崩溃的制度,这个国家只活在拥有司法制度的幻想中。”印度大法官揭露,新德里高等法院积压的案件堆积如山,要466年才能清完,其中,超过20年的旧案不下600宗。

  无独有偶,曾在冷战后提出“历史的终结”一论的美国学者福山,在其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中也如此点评印度的民主:“但印度的民主,就像香肠的制作,越是近距离观察,其吸引力越是下降。举例来说,几乎三分之一的印度立法委员,现正遭受各式的犯罪起诉,有些甚至是重罪,像谋杀和强奸。印度政治家经常从事公开的政治交易,以政治恩惠来交换选票。印度民主的烂搅难缠,令政府在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上很难做出决策。”“印度民主明显的混乱和腐败,经常与中国快速和有效的决策形成强烈对比”。

  今天的印度,有全球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世行报告),男性文盲率接近20%,妇女文盲率更高达三分之一(2010年4月,女童的教育权利才得到法律保障),全国近一半的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不客气地指出:印度穷人教育极端落后,读完小学四年级的小孩中,居然半数以上算不出20除以5的答案!没有接受基本教育的人口只能是负担而不会是红利。

  在今天的印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他们所获得的电力供应,还不足以点亮一个灯泡。印度人均电力消费属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甚至低于朝鲜。张维为教授有一次和我谈起他在印度的经历:“我讲课的时候竟然停了两次电。”

  此外,印度还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种姓制度和男女不平等。根据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对女性而言,印度是全球危险程度第四高的国家,比索马里还要糟,略好于战乱不断的阿富汗。新德里更是被称为“强奸之都”而恶名远扬。

  印度除了严重的男女不平等,还有更触目惊心的种姓制度。目前印度低种姓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群体无时无刻的遭遇到全方位的歧视,再加上广大受歧视的妇女,这等于是说印度的绝大多数公民是二等公民。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印度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

  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当然也有人认为印度人很穷(没有电,也饿着肚子)但很幸福。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茅于轼和福山他们都把矛头指向了印度所谓的民主。印度是前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就全盘移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但为什么印度的英国式民主怎么就如此糟糕呢?

  除了非西方文明这个因素外,同样重要的是印度违反了两个西方社会成功发展的规律。

  一是印度没有发生革命,就直接移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但西方的发展路径不是这样的。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等都是先发生了革命,摧毁了前现代制度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才迎来新制度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包括男女平等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解决了,宗教和国家的关系厘清了(世俗化)。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改变了。

  延伸阅读

  印媒:疫情席卷全国情况严峻中印前线印军状态有变

  据印度媒体“ThePrint”5月1日报道,伴随着第二波新冠疫情席卷印度全国,部署在“拉达克地区”的印度士兵正处于按兵不动(sittight)的状态,但印度方面仍在中印边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部署在“拉达克地区”的印军士兵

  报道称,印度陆军北方司令部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新冠疫情不会影响印军的作战能力。一位消息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必须防止自己受到第二波疫情的影响。尽管部署在拉达克地区的士兵疫苗覆盖率几乎达到100%,但我们仍然按兵不动,因为我们承担不起任何意外。”消息人士称,在“拉达克地区”,印军通过无人机和其他方式保持持续监视。

  报道称,印军前线部队采取的措施包括取消所有非紧急休假,只安排必要的部队轮换,有限的行动和尽可能避免身体接触。消息人士表示,尽管印度国内出现新冠疫情,但“拉达克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仍在进行中。“夏天是我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机,包括为满足该地区加强部署的军队而进行的居住和后勤建设,还有一些运输通道需要修复”,一位消息人士说。

  

  印度工人在“拉达克地区”修建公路

  消息人士称,虽然解放军已经从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一线与印军脱离接触,但解放军实际上要比2020年4月前更加靠近实控线,这意味着如果解放军需要重返前线,需要花费的时间比以前更短。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印度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印军也能做到这一点。4月12日,“ThePrint”曾刊文表示,解放军在中印边境的防御和作战能力比往年夏季都有了显著提高。

  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龙绍华大校就中印第十一轮军长级会谈发表谈话,龙绍华称希望印方珍惜当前中印边境地区出现的缓和降温积极态势。对于这一谈话,“ThePrint”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珍惜并不意味着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这意味着双方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希望会有更多积极的消息传来。”

  与此同时,“ThePrint”援引印度国防和安全部门的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印度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印双方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进行新一轮的军长级会谈,但印军的基层主官和印度的地方官员仍通过热线与中方保持联系。

  根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5月3日8时(北京时间10时30分),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8147例,单日新增病例连续12天保持在30万例以上,累计确诊19925604例,累计死亡218959例。

  疫情失控之际中国正援印抗疫印军高官却去中印边境前线视察

  印度国内疫情全面失控,整个印度如同陷入炼狱一般。然而就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印度政府似乎并没有把全部力量集中在抗击疫情上。

  据印媒报道,有印度陆军消息人士称,4月28日,印度陆军总参谋长纳拉万来到了中印边境,纳拉万视察了拉达克前线地区,并检查了作战准备情况。并且,纳拉万还与前线的士兵们进行了互动,称赞了他们的毅力。

  这个消息无疑是不“友善”的,加之近期不少军事学者预言,印度将在中印边境重新制造摩擦,以转移国内注意力和民众愤怒,边境局势似乎又开始变得不太明朗。

  有专家分析,纳拉万这个时候来中印边境前线,不排除是因为边境疫情调查的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鉴于之前的种种经验,印度也很可能会想在边境制造点风浪,借此转移国内疫情的压力。当然,印军也能借此顺势给美国、日本等盟友做点“表态”。

  虽然众说纷纭,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对此不必过度解读。但眼下我国防部也发言了,事态似乎并没有简单。

  

  出任印度国防参谋长的比平·拉瓦特图源:印度国防部网站

  4月29日下午,在我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印度国防参谋长在第6届“瑞辛纳对话”上称,中国试图改变“拉达克”地区东部的现状,但印方将坚定地站在北部边界上,不会屈服于中方的胁迫行为。

  对于记者的提问,我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吴谦大校称: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印方有关言论与事实完全不符。关于中印边界西段有关事态,中方已详细说明来龙去脉,责任不在中方。

  实际上,我们也不难通过记者的“问”和吴谦大校的“答”来分析,能够确定的是,近期印度的确有拿中印边境做文章,不论是发表污蔑中方的讲话,还是印度军官视察中印边境等。而中方的回应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么,印度此时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再次在喜马拉雅山脉上掀起风浪?

  早在4月9日,中国和印度在莫尔多/楚舒勒中印边界印方一侧会晤点举行了第十一轮两国军长级会谈,据说当时会谈持续了约13个小时。

  但这场会谈并没有达到中方的预期,当时中方采取了降级发布消息,而并非中央相关主管部门。而消息中那句“希望印方珍惜当前中印边境地区出现的缓和降温积极态势”格外醒目,这似乎是在暗示印度方面出了“幺蛾子”。

  并且,印方的声明则显得“不痛不痒”许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印会谈有别于上次,中印双方没有发布联合声明,这也反映会谈的艰难以及存在严重分歧。

  看来,中印边境的问题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眼下总体来说,中印双方边防部队实现在加勒万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区脱离接触,边境地区现地局势总体缓解。但是,如果印度真的想在中印边境重新制造摩擦,也并非没有条件和机会。

  

  近年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西部边境的对峙通常都发生在春夏时节。眼下马上进入五月,对印军来说边境地区的气候条件有了,印军自然是蠢蠢欲动。其次,美西方国家还在印度耳边不断地吹“耳旁风”,谁知道印度哪天就“心血来潮”了呢?

  不过,印度在想采取一些行动之前,最好还是先审视一下自身。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疫情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29日8时,过去24小时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9257例,再次刷新疫情暴发以来的单日新增最高纪录,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8天保持在30万例以上;新增死亡病例3645例,也再次刷新了单日最高死亡病例数。

  有记者近日发文介绍在印度的生活状况。他表示,新德里的火葬场里堆满了遗体,就好像刚发生过一场战争,大火不分昼夜地燃烧着。许多火葬场一次火化几十具遗体。到了夜晚,新德里的某些地方火光冲天。此外,有印度的医生也发出了警告,“接下来的两周将是地狱。”

  疫情已经如此严峻了,莫迪政府如果还想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做文章,那真的就太不明智了。况且,中国正在不遗余力地对印度抗疫工作进行支援,印度有脸恩将仇报吗?

  

  新德里民众等待为氧气瓶补充氧气图源:《纽约时报》

  北京时间4月29日晚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发推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向印度提供了超过5000台呼吸机、21569台制氧机、超过2148万个口罩,以及大约3800吨药品。”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目前看来,印度似乎并没有太多诚意,并且在中国的制氧机到达印度后,印度方面发表的声明也并未提及中国,更别说感谢了。

  难道,中国终究是“自己感动了自己”?实际上,这就是印度的一贯作风,别说中国了,印度就连联合国也没放在眼里。

  据印媒29日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27日在回答印度报业托拉斯提问时称,“我们所做的其中一件事是,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能提供综合供应链援助。在这一点上,我们被(印度)告知不需要这样做,因为印度有一个相当健全的体系来处理这一问题。但我们的提议仍是有效的,我们愿意以任何方式提供帮助”。

  笔者这就纳闷了,印度自称“体系完善”是从哪里来的底气?印度疫情近日呈现失控的紧张局势,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各地医院面临病床、呼吸器、氧气和医药资源短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也向印度伸出了“橄榄枝”,不过印度似乎并不愿意领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黄石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