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网 日前多名欧盟官员表示,欧盟正在考虑建立一个包括意法半导体(STM)、恩智浦半导体、英飞凌(InfineonTechnologies)和艾司摩尔(ASML)的半导体联盟,以在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减少对外部芯片制造商的依赖。 浮出水面的半导体之争 1833年,作为“法拉第效应”的诞生地的欧洲,拉开了半导体的神秘大门,开始对其理论、实践的进行疯狂的研究。虽然凭借工业领域长期领先的优势,也在前期出现了意法半导体一样的巨头。 但近200年的时间过去了,半导体对人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各方势力也在努力争取更大的“蛋糕”份额。 美国则手握芯片的生杀大权;日韩在材料上争得头破血流;中国大陆则是隐忍破发;反而是欧洲起了个早,赶了个晚集。 据不完全统计,欧盟GDP约占全球总量16%,但其半导体的全球市场份额仅有10%,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电子行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欧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这种失衡感在以前并没有引起欧盟的太多的注意力,而近两年一直跟在美国后面转的欧盟,彻底清醒了。 2020年9月15日,美国对华为进行全面性断供,并在后面又进行了加码行动...... 反击中的中国各行各业 华为被彻底断供以后,整体呈现出的状态并不好,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业务上出现直线下滑,全球出货量已经跌出前五。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虽然华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同时也引发中国科技企业的轩然大波,如何应对美国的技术限制和制裁成为国内企业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题。 一、2020年国家首次推出十年免征所得税。 根据17日的政策内容,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130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对于产业的扶持之大前所未有,对产业实现了全覆盖,也避免了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二、国内厂商的连续突破。 1、2020年12月17日,南大光电对外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193nm)光刻胶产品近日成功通过客户的使用认证。 自此,国内有了通过产品认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 2、2020年12月19日,欧菲光成功研发半导体封装用高端引线框架。 欧菲光计划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以倒装无电镀的产线开始打样试产,与此同时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在江西鹰潭成立江西芯恒创半导体公司,打造全新产线,预期2021年第二季度以全新的产线将已开发的各种工艺陆续导入量产。 3、2021年3月31日,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公司正式发布高性能云端7纳米芯片BI及产品卡。 BI是国内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于通用GPU架构的GPGPU云端高端训练芯片。GPGPU被称为通用并行图形处理器,就是让本为图形图像处理而生的GPU能够运行图形渲染之外的通用计算任务。 4、2021年4月29日,国科天骥(滨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光刻胶生产园区交付暨试生产仪式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滨州市政府、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有限公司等协同构建的“产学研融政”科技新生态的一项重大成果。据介绍,项目主要生产3种高档光刻胶,一期建成后可达到年产2000L(升)超高精细光刻胶的生产规模,二期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15000L(升)超高精细光刻胶的生产规模。 三、肩负历史使命的高校。 1、清华大学设立集成电路学院,迈出芯片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一步。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表示: 集成电路学院要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要发展引领产业的关键技术,矢志不渝坚持自主创新,培养可堪大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2、西安理工大学国内首台新一代大尺寸集成电路硅单晶生长设备实现一次试产成功。 该项目自2018年起,由西安理工大学刘丁教授团队与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成功研制出直径300毫米、长度2100毫米的高品质硅单晶材料。实现了采用自主研发国产装备拉制成功大尺寸、高品质集成电路级硅单晶材料的突破。 3、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 QUANTA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了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未来在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获得应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Advances》(《科学进展》)已发表该成果。 量子计算在工程化方面、高性能FPGA、高速ADC以及量子计算控制系统等、低温设备制冷剂等核心器件和材料等方面,依然与国际上存在差距,也存在“卡脖子”相关环节,而此次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诸如此类的好消息还有N多,有企业也有高校。 有的网友可能会说:说了这么多,光刻机解决了吗? 要知道我们碰到的问题,不止有光刻机,也不是有了就能完全解决的。 随着政策上的扶持、半导体行业的巨额利润吸引,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国内产业链的建设中。总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光刻机自然就迎刃而解。 我始终相信,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能单独制造出全部自主化的光刻机,那么一定是中国。 2021年1-2月,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量累计突破530亿块,同比大幅增长79.88%,增速创新高。2020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芯片产量突破2600亿块,创出历史新高。相比较于2017年1500亿块,期间增长了66.9%。 这真的应了比尔盖茨的那句话: 也许对于美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以及后面的操作,不仅让中国人清醒,同时也让欧洲人从“美梦”中醒来。 欧盟:不行动,就会被打击 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之争”已经开始了...... 年初,欧盟的十三个国家就共同宣布签署了《欧洲电子芯片和半导体产业联盟计划》。 十三个签署国强调: 欧洲需要加强开发下一代处理器和半导体的能力。 签署国家希望把“复苏计划动员资金”中20%的预算用于数字技术,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内,欧盟将在半导体领域投入约1450亿欧元(约9475.6亿人民币)。 自从跟在美国后面对华为搞了一些小动作后,欧洲一些半导体企业的高管牢骚满腹: 在他们被禁止向中国买家供货时,取得“许可证”的美国供应商趁机占据了中国市场。 《金融时报》还单独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欧洲科技公司指责美国利用制裁,将他们挡在中国市场外》。 报道称,许多依赖美国知识产权,生产芯片、芯片制造设备的欧洲企业都受到影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科技企业高管表示: 这些制裁实际上创造了“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只有美国企业获得豁免,其他国家的企业则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而另一位欧企高管也称,他们公司曾被禁止向中国买家供应零部件,因为美方怀疑这些零部件“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但在他们被禁止供货时,中国零部件市场很快被通过中间商销售的美国供应商占据。 同一时间,欧洲的半导体公司受到了严重影响,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将其年度收入目标推迟一年。同天该公司股价下跌近12%。 意法半导体CEO让马克·切里表示: 如果我们今天不采取一致行动,那么等国家资金为整体经济提供支持后,芯片行业将会成为下一个因饱受打击而需要国家救助的脆弱行业。 写在最后 其实不光是欧盟,但凡还有研发能力的国家都在动,就连印度也推出了相关优惠政策: 将向每家在印度设立制造部门的半导体公司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这些国家表面上好像跟着美国一直在走,其实内心也是慌得不行。他们没有信心敢打包票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同时更没有信心如“华为”般扛过四轮打压。 美国狭隘、偏激的政策,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警惕,这样的后果,也只会加速美国芯片产业的进一步衰败。 -END- 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