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橙网 点击箭头处 “蓝色字” ,关注我们哦!! 1957年,邓稼先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任理论部主任,开始了核武器研究工作。从此,他隐姓埋名28年,直至去世。 在这28年中,邓稼先先后引爆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为核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惜的是,因为身体遭受了严重的辐射,62岁时邓稼先便去世了。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们的先辈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有了如今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值得一提的是,几十年匆匆而过,但这种精神却不曾被国人忘记。 肖飞是我国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25岁时,他历尽艰难解决了我国“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的难题,为海军舰艇的动力系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1岁时,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他又经过了一年的苦战,研发出了国产的“变流器”,为风力发电事业再出了一份力,每年节省近10亿的经费。 1.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 1977年肖飞出生,从小他的学习成绩就比较好,后来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4年后,25岁的肖飞毕业,毕业之后,肖飞本想继续读博士研究生。
此时,“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提出了一个设想:“研制体积更小、发电容量更大的高速感应整流发电机”,以此来解决国内海军舰载电力需求的问题。 为此,肖飞搁置了继续深造的想法,毅然决然加入了马伟明的实验室。 动力系统是海军舰艇的心脏,其重要的程度无需过多诉说。当时,很多海军舰载电力的先进知识都被西方国家所垄断,而一些核心信息令人更是难以接触到。 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肖飞经过了上百次实验、连续奋斗了60多个小时,终于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肖飞还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发电机的电压不稳定,所以不能够进行持续调节,有时候还会出现电力短路的问题”。 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国内也没有相关的资料可查,国外的学术杂志也只涉及一点皮毛。在此情况下,肖飞利用有限的信息开始进行大量的计算。
2.推翻国外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国外公布的很多计算公式都是错误的,甚至有些自相矛盾。本着怀疑的态度,肖飞放弃了国外的计算公式,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经过成千百次的推敲,肖飞研制出了一条全新的“计算体系”,为我国海军舰载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有了这套全新的计算体系后,马伟明院士的项目也进展很快,不久之后便到达了项目最后的攻坚阶段。 为了实现快速突破,肖飞身兼多职,先后参加了200多个步骤的讨论与研究。
最终,项目团队确立了“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的新尺寸样机,让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步。 “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的项目成功之后,肖飞受到了马伟明院士的大加赞赏:“有胆量、有思路、有勇气”。 现在,我国的海军力量快速提升,甚至海军舰艇出现了“下饺子”般的场景,离不开肖飞做出的贡献。 同时,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也让肖飞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为突破国家下一项技术难题埋下了伏笔。
3.变流器突破技术封锁 2008年,全世界都在提倡新能源的利用,风力发电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当时国内的风力发电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核心部件“变流器”只能依赖进口。 这些“核心技术”都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不仅价格比较昂贵,而且还很容易被别人掐住“咽喉”,想要获得“跨越性”发展基本没有可能。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科研项目再度落到了马明伟院士的身上,而马明伟院士则将这个重任交给了肖飞。
起初,“变流器”项目没有任何的进展。后来,肖飞将舰艇上的“发电变流系统”延伸到了“风力发电”领域。 有了新的突破口后,肖飞带领团队紧急攻关。经过了一年多的付出,他们终于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变流器自主研发,一套全新的“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问世。 变流器被生产出来之后,肖飞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地测试。当时,他们选择的测试地点非常艰苦,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易帐篷,可他们都挺了过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变流器”的测试效果非常显著,许多指标都要优于国外的数据。 此后,肖飞带着团队又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根据不同的环境研制出了不同类型的变流器。最值得骄傲的是,他研制的“海岛风能”成功解决了岛礁供电的问题,提高了边疆战士的战斗力。 以往,国家每年要花费近10亿的资金购买这个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单单这项技术就为国家省了上百亿的经费,而且还解决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问题。
耀眼的成绩也让肖飞获得了很多荣誉,然而,面对这些荣誉时他却表现得很平静。项目完成后,肖飞又回到了海军工程大学继续深造。 2009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3年之后,他又从“副教授”成为了“教授”,教学的同时,他也不断为国家的科研项目做贡献。 为了表彰肖飞多年的付出,国家赋予肖飞许多荣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2018年,国家更是给肖飞记上了一等功。 回首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遭遇了太多的封锁,因为国家力量薄弱,很多次都是受制于人。 7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经济能力、科技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 这样耀眼的成绩离不开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值得尊重! 环球新君士 从不一样的视野观察世界,开启全新体验。 关注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