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网 18岁的恋爱最好谈; 喜欢就够了,只享受当下,不考虑未来。 28岁的爱人不好找; 择偶标准里增加了现实砝码,难得再轻易动心。 那40岁之后呢? 好的坏的都经历了,如果还是孤身一人; 是不是意味着,是自己的眼光太高了? 41岁的柳岩在参加一档相亲节目时,被问到: 现在还在单身,会不会降低择偶标准? 她明确地回答说: 我从未“降低过”自己的择偶标准; 因为我一直没有遇到,让我可以放弃所有“标准”去心动的那个人; 虽有遗憾,但我仍然满怀期待,一辈子那么长。
想起《剩者为王》里有句经典台词: “我一直渴望有一个爱我的人,陪我走完一生,只要我愿意等。” 很多人说这句话很俗,很幼稚。 我却觉得,这才是爱情最本来的样子。 不是去找一个条件好的,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是找一个能令你心动的,往后余生看见他就欢喜。 我餐厅的店长32岁,被家里逼婚折腾得够呛。 每次相亲回来,都非常不开心: 婚姻是什么?是高手过招、势均力敌吗? 那我是什么?是谈判工具、价高者得吗? 有次闭店时谈心,她跟我掏心窝子地说: “很多时候我都希望自己看上去一文不值,无关物质、性、基因的衡量。” 为了找到一个心动的人,她从来不肯退让半分。 现在人的结婚年龄晚了,就会生出些疑问: 超过30、35岁还单身,是不是因为太挑了? 但我仍然想说,年龄不是爱情的最大阻力。 我们在选择伴侣时,都是根据自己当下的条件,去匹配对应的人; 如果这个标准一直在下降,是不是说明: 你并没有成长为更好的人? 若你越来越好,以前看不上的人,现在就更看不上; 没有人拼命奋斗,是为了到最后得过且过。
40岁的金莎在相亲节目里,遇到过一个男孩。 长得帅、体贴、有教养、还对她好。 当人人都说他适合她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为别的,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她对爱情的定位清晰明了,并且不轻易动摇。 如果降低了择偶标准,就相当于否定了之前对爱情的执着; 为了找对象而去谈恋爱,她做不到。
我有次赶飞机没顾上吃饭,刚落地就找了家餐馆。 但就是在那么饿的情况下,我还是觉得: 那是我吃过最难吃的一顿饭。 幸好食物再难吃,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 但若结婚对象找错了,可不是将就一两天。 人到了某个年纪或者境界,择偶标准会变。 从前喜欢浪漫的,现在喜欢踏实的; 从前喜欢耍帅装酷的,现在喜欢事业有成的,这都不叫降低。 就像章子怡,前任有富家子弟、商界大鳄、知名主持人; 条件都很好,都是货真价实的精英。 但她后来选择的,却是有点粗糙、有点直男的汪峰。 他不会甜言蜜语,连一句“我爱你”都很少说; 但会把章子怡像女儿一样宠着,帮她选衣服、教她弹琴。
醉过酒的人会知道,没有比粥更温柔的食物了。 谈过几场恋爱、哪怕遇人不淑后才会懂,谁是真正能护你周全的人。 而更好的ta,一定不是你降低择偶标准才能遇见的人。 看过一个视频,女孩在路边吃糖葫芦。 周围的男生,有想给她买单的,有开好车想送她回家的; 而她只接过了一个男生递过来的纸巾。 这就是择偶标准,好的坏的,都敌不过你最想要的。 人不像凤梨罐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过期; 越觉得岁月漫长,你就越是要好好等。 独处的时间用来修身,便不会是浪费; 总有一个人让你明白,为什么和其他人没可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