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有网 在古代,游牧民族想要抢钱抢粮食,得自己动手。若是碰上硬茬子,只好用命来换。万一遇到的是汉武帝这样的强人,赔了命也不一定抢得到东西。 齐国的管仲显然比他们要聪明得多,不需要动刀动枪,只靠做生意,时髦的叫法是“贸易战”,便把周围一圈小国给吞并了,原本跟齐国一样强大的鲁国也被折腾得生不如死,最后只好认齐国当老大。 几千年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仍然是这些套路,没有什么新意。直到现代银行的诞生,以及衍生出金融战法,很多人才发现,原来玩这个比打仗更高效、更过瘾啊。而且还足够隐蔽,吃亏的一方还很有可能连罪魁祸首都发现不了,实在是最完美的掠夺方法。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金融掠夺,大概应该是苏联解体时的那一场“自由经济改革”。苏联近三亿人民辛辛苦苦积累七十年的社会财富,被外国银行和本国寡头劫掠一空。直到今天,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恢复元气。 尽管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苏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军费开支过于庞大,挤占了对国民经济的投入,再加上不重视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使苏联老百姓买得起汽车,却买不到面包和猪肉。 新上台的戈尔巴乔夫对经济问题一知半解,又急于摆脱苏联的困境,便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所谓的外国经济学家身上,试图通过一系列貌似公平合理的政策,解决眼前的经济问题。
在这些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金融自由化 ,向外资开放苏联的金融市场,让它们直接与苏联银行竞争。那些经过几百年血肉拼杀的外国银行一进入苏联,很快就抢占了大部分市场,惯于计划经济的苏联银行怎么可能是它们的对手。 看到自己的改革达到了初步成效,戈尔巴乔夫便开始了下一步计划,将国有资产证券化。简单地说,就是把国有资产通过证券的形式,分给每一个苏联公民。既然是全民所有的资产,应该每个人都有股份才对。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美,每个苏联公民也确实分到了10-15万卢布的有价证券。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值4万美元,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只是这些证券不能当钱花,必须卖掉才有用。
很多苏联人觉得卢布似乎在跌价,与其捏在手里,不如换成现钱比较实在,买点大列巴伏特加不香吗。正好有外国银行愿意收购,价钱也还不错,于是一些人把证券卖给了外国银行,开开心心地数着钱回家了。 可没多久,外国银行的收购价开始降低,大家急了,再不卖掉,价钱越来越低怎么办。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证券的风潮,外国银行以很低廉的价格收购到大量的证券。 等到苏联解体,正当俄罗斯人民为拥抱自由而欢呼时,欧美的银行、评级机构等等金融部门,纷纷发布报告,认为俄罗斯经济有很大的风险,卢布的估值偏高,未来可能会下行。
很快卢布对欧美主要货币的汇率直线下降,像高台跳水一样迅猛而有力。俄罗斯民众慌了,赶紧把手头的证券给卖掉,以换取少得可怜的美元。市场一旦开始恐慌,想刹住车是很难的,卢布一下子贬值上万倍,比草纸都不如。 外国银行和俄罗斯寡头只用实际资产千分之一的价格,买走了至少28万亿美元的原苏联企业,包括矿山、油田和涉及国计民生的优质企业。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抢劫,苏联人民70年的劳动成果被人剥夺一空。 卢布的巨额贬值,使大多数俄罗斯民众一夜之间赤贫如洗,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让中国人羡慕不已的度假别墅,都被改成小农场,赶紧种点土豆,才不至于被饿死。
与此同时,欧美的各大金融企业及其背后的政治势力,还有与他们相沟联的本国寡头,在这场瓜分苏联财富的盛宴中,吃得满嘴流油。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场掠夺。 相较之下,八国联军兴师动众逼着中国赔偿4.5亿两白银的手段,实在是太LOW。而希特勒简直是个野蛮人,只会动刀动枪、明火执仗,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眼睛看不到的领域,同样能够对国家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我们不能输,因为我们输不起!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