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 http://christophertwiLson.com
期待着,期待着,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据国家航天局官网消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各系统工作正常。根据目前飞行情况,天问一号探测器拟于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至5月19日期间择机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 让老司机格外激动的是,如果天问一号探测器能在火星软着陆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个登陆火星的国家,同时也打破美国对“火星登陆”技术的垄断。 在当前西方媒体炒作“中国航天威胁”的背景下,此举意义重大。 或许有人问,中国不是第三个登陆火星吗?那此前应该还有两个国家呀,为什么说是美国垄断了火星登陆技术呢? 世界第一个成功降落在火星的探测器是苏联的“火星3号”。1971年12月2日,它使用最传统的减速伞+缓冲火箭的组合,让登陆器实现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但据说由于火星风暴的影响,它落地后只工作了20秒就与地球失去联系。此后苏联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再也没能成功登陆火星,因此多年来外界一直质疑“火星3号”的登陆是否真的算成功?或者说它的着陆程序设置,包括减速伞的效果、缓冲火箭的工作时间等是否真的有用? 因此在登陆火星领域,通过反复实践证明技术可行的,目前还只有美国。而且根据不同探测器的要求,美国还发展出多种登陆模式。例如对于“火星探路者”“勇气”号和“机遇”号等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普遍采用降落伞+气囊弹跳方式着陆;“海盗”号、“凤凰”号和“洞察”号等重量较大、着陆精度要求高的探测器,采用降落伞+缓冲发动机反推+着陆腿方式着陆;美国近年发射的“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则选择了更先进的降落伞+缓冲发动机反推+空中起重机降落模式。 众所周知,由于地球与火星距离遥远,当探测器在火星降落期间,地球指挥人员根本没办法对探测器下达指令,整个降落过程都只能靠探测器自主完成。而火星大气的存在,让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降落时面临的环境比月球更复杂,约7分钟的降落过程需要准确操作上百个步骤,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因此即便有过多次成功经历,美国航空航天局仍将此称为“恐怖七分钟”。 那么为什么老司机要说,中国天问一号若能成功降落火星,是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目前对于火星降落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技术参数,例如准确的火星大气成分、气象条件、着陆区环境等一手资料,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缺乏这些数据,减速伞应该多大、缓冲火箭需要工作多少时间、隔热罩应该多厚等探测器的技术参数都会大受影响,其他国家登陆火星的难度可想而知。 何况美国禁止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展开交流,想获得这些关键数据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老司机了解,正是因为缺乏火星的一手数据,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后,并没有像美国“毅力”号探测器那样直接着陆,而是花费了200多天环绕火星,对火星环境进行广泛勘测后,才确定了着陆时机。 如果天问一号能成功着陆火星,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为国际航天界的火星探测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合作平台。与美国航天越发政治化的趋势不同,中国国家航天局多次表示,愿与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实体及国外空间科学爱好者携手,在后续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航天事业发展。 作者:马识途 关注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十二房各有擅长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