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2个国家终于公布真实数据,国药是世界级优秀疫苗

2021-06-30| 发布者: 黄石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这篇文章的结论非常非常重要,虽然因为种种因素晚到了10天。但为了得到这个最真实、对全人类都有用结论,我......
搜搜电影 https://www.sosody.org

  这篇文章的结论非常非常重要,虽然因为种种因素晚到了10天。但为了得到这个最真实、对全人类都有用结论,我们已经整整等了一年。

  

  从去年年中,各主要疫苗进入二期实验开始,无数人都在议论纷纷,疫苗究竟有没有用?那种疫苗效果好?

  到去年下半年的三期实验,再到今年年初各主要大国开始为国民接种,这种议论就愈加热烈了。

  但是,诱导抗体效果不等于实际防御效果,三期试验数据也不等于真实世界效果。

  

  真实世界的疫苗作用效果很复杂,在没有得到强有力完整数据的前提下,都只属于瞎猜。

  而在各种猜测之间,各种诋毁、各种牛皮、各种谣言、各种误解更是层出不穷。

  实践是检验效果的最终标准。不同疫苗的综合保护率,最终要在长时间和大范围的真实世界验证中,得出结论。

  【惊异与疑惑】

  3月18日,西安收治归国感染人员的定点医院市八医院,隔离区一名检验员刘某因发烧,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普通型、21日症状消失)。

  而她已于1月20日完成疫苗双针接种。这是国内首例接种疫苗后仍报告感染的病例。

  根据基因测序,她是在3月12日为2例入境新冠病例(从乌兹别克斯坦回国)病例采集咽拭子时感染。为A变异株(B.1.1.7,英国发现)。

  

  6月12日,广州定点医院市八医院,两名医护人员也因院内感染被检验确诊,而他们显然也是完成了双针疫苗接种。

  在最新的深圳入境疫情7位感染者中,至少有海关工作人员姜某、机场餐厅服务员朱某、东莞研究所职员李某,3人已完成了双针疫苗接种,但还是被病毒传染了,以及接续传染他人。

  

  另外,5月初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还披露了2例由印度经尼泊尔从成都入境的新冠确诊病例。

  病例A是一名33岁男性海员,已于2月8日完成双针接种。4月26日归国落地成都,入境时便检测出新冠阳性。

  病例C是一名男性水泥公司工人,已于去年11月4日完成双针接种。5月9日,在隔离期间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另外,在数以万计因事必须出国工作的人员当中,接种后出国,在国外病毒环境中被感染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的议论纷纷——这疫苗,究竟还有用没用?

  讨论公共卫生问题,不能只看个例,必须要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分析。

  眼光也必须越过中国,投向整个无所作为而遭遇病毒冲击的外部世界,才能看清疫苗的真实效用。

  【新加坡的看法】

  新加坡正式获批的疫苗是德国BNT(辉瑞全球总代理并协助生产)疫苗和美国Moderna疫苗,均为mRNA疫苗,以前者为主。

  另外,自6月18日起开放24间私营医疗机构,供有需求者自费接种科兴疫苗(需缴纳医事服务费)。

  新加坡是全亚洲接种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至6月7日,已有42.8%的新加坡民众至少接种一针疫苗,32.3%的民众完全接种。

  

  新加坡卫生部6月5日晚发布文告,自4月28日至6月5日,新加坡本土共检出新冠感染者652例,其中有123例已完全接种疫苗并超过14天。

  这些完全接种疫苗仍然被感染的人群,有不少是高风险的机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

  

  但新加坡的数据仍然表明,疫苗是有效的——

  123例完成接种仍被感染者,几乎都是无症感染者或者轻症,仅有1人因患有基础疾病,曾给予氧气支持;无人进ICU或死亡。

  同时,在60例只接种了一剂、或者接种第二剂未满14天的感染者中,大部分未出现症状或属于轻症,有4人(6.7%)使用过呼吸机,另有1人(1.7%)曾入住ICU。

  

  而在剩下469例完全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当中,39人(8.3%)重症、30人(6.4%)需使用呼吸机,6人(1.3%)入住ICU,3人(0.64%)死亡。

  这也符合很多其他疫苗的研究:即使不能彻底避免感染,完整接种疫苗仍然可以极大幅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国民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几个国家,深绿色为完成两剂,浅绿色为完成一剂。

  6月18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公布数据,完全接种BNT疫苗后,免受感染的几率是79.1%。

  这是新加坡卫生部分析了2.9万人数据后得出的“真实世界作用效果”结论,其中包含已接种者与未接种者。

  BNT、Moderna这两种mRNA疫苗的防护作用,已经在新加坡、以色列这样的富裕小国完成了真实世界的验证,并收到了明显的有益效果。

  

  国民接种疫苗较快的几个国家。

  接种后仍不可避免20%几率的病毒突破感染,但依然可以有效避免重症、死亡。

  同时BNT的20%的免疫失败、被突破感染概率,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参考指标。

  现在,在青少年尚未接种的情况下,以色列已经完全开放,成为观察现有疫苗后续作用的最大实验室,继续吸引关注。

  而新加坡也声称,未来接种达到一定比例后,不再逐个追踪感染者,用疫苗来防护避免重症。

  那么,我们更关系其他类型的疫苗呢?真实的防护率怎样?

  【两个接种中国疫苗的国家,终于回报了效果】

  此前也有人试图做跨国+跨品牌的疫苗接种效果比较,一般是拿国家与国家比较,拿某国的主打疫苗,与其他国家的另一种主打疫苗作比较。

  但是,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各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感染环境数量、风险威胁程度,甚至是主要流行毒株都不同,无法同比比较。

  从全球看,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同时获得多种疫苗并推广接种,而且还能公正坦诚地公布详细数据。

  

  就在6月20日,一个970万人口、对华总体友好的欧洲国家,一个330万人口、东北亚大陆上的中国邻国,几乎同时公布了自己的各类疫苗接种效果。

  这两个国家的疫情都一度/仍然很严重,而疫苗接种率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所以,这两组数据是一直期待看到的数据,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数据。

  终于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各种疫苗进行同场同比研究了。

  

  前一个,就是970万人的中欧国家匈牙利。

  匈牙利由青民盟和基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已连续三次选举获胜,并赢得超过2/3议席,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

  资深政治家欧尔班已任15年总理(1998~2002年,2010年至今),7次访华。

  

  因此,匈牙利政府对华友好,并订购了500万剂国药北生疫苗,并已分8批全部到货,另外中国援助20万剂。

  与此同时,匈牙利已经批准了BNT、国药、卫星、莫德纳、阿斯利康、强生、康希诺等七款疫苗,并从2月底开始全面接种。

  总统阿戴尔和总理欧尔班分别于2月26日和2月28日接种了中国疫苗。匈牙利的接种速度也明显高于欧洲平均值。

  

  截至6月13日,匈牙利共有488万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402万人完成全程两剂疫苗的接种,7万人为单针美国强生疫苗。

  在402万人中,168万人接种德国BNT疫苗(41.8%),96万人接种中国国药疫苗(24%),82万人接种俄罗斯卫星5疫苗(20.4%),34万人接种英国阿斯利康疫苗(8.5%),22万人接种美国莫德纳疫苗(5.5%)。

  

  6月20日,匈牙利卫生部公布了其中355万完全接种了两剂疫苗的人群,其中8193人在完全接种后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者中524人死亡:

  150万人是BNTmRNA疫苗,3567人感染,268人死亡;

  85万人是国药北生灭活疫苗,2800人感染,206人死亡;

  81万人是卫星5腺病毒载体疫苗,697人感染,13人死亡;

  21万人是莫德纳mRNA疫苗,204人感染,25人死亡;

  18万人是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816人感染,12人死亡。

  冗杂的数据是无法看出、不能直接比较效果的,必须转化和计算为表格。

  

  这个数据被一些人乍一分析,立刻引发了不小的哗然。

  按每10万接种者被突破感染的比例看。首先,阿斯利康效果相对“最差”,这并不出人所料。

  但接下来第二“差”的竟然是国药?然后第三位的则是全球关注的BNT?

  同为mRNA疫苗,莫德纳效果竟远好于BNT?

  但是,数据最佳最好看的,居然是俄罗斯的卫星5?这完全令人想不到啊?

  

  匈牙利总统阿戴尔2月26日率先接种了第一针中国国药疫苗。

  这是什么排名?但这毕竟是一国相对中立的政府统计出来的本国真实数据。该作何解释?

  【复杂世界的复杂结论】

  面对简单的数据,一些人激动鼓噪,而另一些人则拒绝发表意见,或者全然无视。十分尴尬。

  实际上,真实世界疫苗的作用效果很复杂,必须考虑感染环境,不能只同比空间、不同比时间。必须考虑到一些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素。

  

  因为匈牙利从2月底展开接种,恰好就迎头撞上了比去年冬季还要凶猛得多的21年春季疫情高峰。

  在顶峰期,每百万人日新增确诊近1000人,相当于一个1000万人口城市(略小于武汉)每天新增确诊近万人。

  而且疫情高峰持续达2个月,始末的“峰谷”也有200,相当于一个1000万人口城市最少日新增也有2000人。

  

  

  而看上去“表现不佳”的国药和BNT,就是在此时作为主力并率先“投入战场”的。

  在第16周,也就是疫情高峰终于缓解的4月中旬,匈牙利卫生部也统计过一次各类疫苗接种人群规模,并进行了简单分析。数据如上,并进行汉化转换。

  

  把4月中的145万人和6月下旬分析的355万人做一份对比比较,就会发现:

  近60%的国药疫苗,都顶在了来势凶猛的3~4月疫情高峰。

  而超过60%的BNT,超过70%的卫星5和莫德纳,在疫情高峰过后,才开始接种。

  感染环境发生变了大变化,所以卫星5和莫德纳的数据最好看。

  

  在疫情高峰接种的145万,BNT占40%,国药占34%,卫星5占16%。莫德纳和阿斯利康可忽略。

  而在后期接种的210万,BNT占44%,国药占17%,卫星5占28%。在疫情缓和后,国药相对减量许多,也在感染环境上相对最“吃亏”。

  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接种人群的差异。

  这里将各种疫苗在早期(4月中疫情高峰前)的接种对象比例数据可视化。

  

  可以看出,国药和BNT都优先负责提供给50岁以上中老年人(紫线以右),尤其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红线以右)。

  尤其是中国国药疫苗,几乎全部(98%)面向50岁以上中老年人接种。

  这是抵抗力最弱、基础疾病最多,感染最危险、死亡率最高,最急需疫苗的人群。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月28日接种了第一针中国国药疫苗。

  同时中老年人自身免疫机能衰退,疫苗往往诱导不出足够的抗体。相对来说,免疫失败的概率较高,对疫苗的考验最苛刻。

  由于各国都对阿斯利康没有信心,因此AZ也就主要接种50~59岁的中年人而已,再其次就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不承担70岁以上(红线以右)老年人任务。

  同时,卫星5承担的70岁以上老年人任务比重也不高,主要负责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

  

  而从匈牙利各年龄段的接种疫苗类型构成来看,国药和BNT都承担了最难最重的中老年人群免疫任务。

  BNT第一批提供给80岁以上最危险的高龄老人,然后是国药主要供给60~79岁这部分老人,也承担部分80岁以上老人的免疫。

  可以说,匈牙利卫生部门对各种疫苗的“本事”,也都做了预判。几乎是各自分配了恰如其分的“任务”,把BNT、国药这两块“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所以,同时把握时间、人群这几个变量,才能对各种疫苗的“成绩”有完整客观的评价——

  以BNT为基准,中国国药疫苗接种中老年人的比例更高(98%VS73%),而且近60%是在疫情高峰时接种的(60%VS40%)。

  因此,即使国药的感染突破率比BNT高35%,成绩仍不不差。

  阿斯利康就不用说了,几乎不负责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面向中青年,感染突破率还如此之高。实验数据、主观评价较低,不是没有理由的。

  

  同为mRNA疫苗,莫德纳的感染突破率比BNT好看得多,低了60%。

  但根据多国三期实验数据与最新的真实世界对比研究,实际上,莫德纳还是略逊于BNT的。

  看来,莫德纳主要在疫情高峰后接种,是在匈牙利成绩靓丽的主要原因。

  同样,卫星5在匈牙利主要负责50~69岁中老年人,成绩最优秀,避开了疫情高峰更是主要原因。

  

  总的来看,深入分析了时间、人群等重大影响因素之后,在匈牙利的同台竞技结果,国药至少能与BNT基本持平。

  表现不佳的阿斯利康那是真的不佳,而莫德纳、卫星5的“靓丽数据”则并不那么真实。

  【简单世界的简单结论】

  有人会说,对时间、人群等因素的分析太复杂、太主观,并不能令人信服。

  有没有无需考虑复杂变量,直接简单粗暴对比的结果?

  当然有,那就是总被人忽视的、中国北边的邻国,蒙古。

  (不少人以为蒙古和匈牙利有人种民族上的联系,但事实上是没有)

  之前就说过,原本平静的蒙古,在4月因为输入性疫情突然大爆发。

  

  在4月末的高峰时期,蒙古日均感染超过1300人。对于这么一个人口仅330万、一半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的国家而言,每百万人日确诊达400人。

  

  但是,一年前蒙古主动向中国捐赠的3万只羊,发挥了作用。也让大家知道了何为未雨绸缪。

  中国迅速提供了400万剂(援助30万+出售7批共370万)疫苗,俄罗斯则向蒙古出售了100万剂卫星5疫苗。

  

  在4月下旬到5月上半月,短短20天时间内,蒙古成为全球疫苗接种速度最快的国家。

  现在,蒙古成年人口(206万人)中几乎已经都接种了一针疫苗,86%已经完成第二针。

  

  深绿为完成两针接种比例,浅绿为完成一针。中国为6月10日专报数据(因平时每日新增接种数据报告不区分一剂、二剂)。

  所以,6月20日,蒙古国卫生部也公布了新冠疫苗突破感染数据:

  分析完全接种了两剂疫苗的140万人,1.41万人被新冠病毒突破感染,突破感染率1%;

  其中中国国药灭活疫苗127.5万人,感染1.15万人,突破感染率0.91%;

  英国阿斯利康疫腺病毒载体疫苗10.35万人,感染0.24万人,突破感染率2.31%;

  BNT-辉瑞疫苗1.22万人,感染102人,突破感染率0.84%

  转化为中文表格,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就是这样了。

  由于蒙古疫苗是在短时间内集中注射的,而且蒙古的老年化率极低(4%),都是面向18~60岁人群。所以,时间、人群的区隔都不存在了。

  还有人还问,为什么蒙古的感染突破比例这么高?比匈牙利高出近一个月数量级?

  因为蒙古还处于疫情高峰期呢。就是这么回事。这也可见在不同时期接种,对疫苗突破病例的根本性影响。

  

  而对蒙古数据的分析结论,就和前面匈牙利的一样:

  作为蒙古国疫苗的绝对主力,国药的防感染效果与BNT基本持平。

  表现一般的阿斯利康,是接着继续表现一般。

  而之前在匈牙利“数据靓丽”、“表现最佳”的卫星5,到了这里竟变成了倒数第一,比阿斯利康还低。

  当然,这里有卫星5接种基数较小,数据比例波动可能较大的部分原因。

  

  但即使考虑到有利波动,卫星5的表现仍然会和阿斯利康半斤八两,有效率较低(两者均为腺病毒载体疫苗)。

  而且卫星5、阿斯利康是双针疫苗,比起单针的康希诺、强生(保护有效率约65%)也没有优势。

  所以,俄罗斯人的接种意愿很低,接种率甚至低于印度。

  

  台湾民众在大陆注射疫苗。

  因为单针疫苗接种起来程序简单,有利于用最短时间保护到尽可能多的人群。所以,有侠侣65%的康希诺,对世界疫情防控还是很有意义。

  而且,腺病毒载体疫苗生产简便,成本低,厂房符合生物安全1级即可,产能产量很大。

  因而腺病毒载体疫苗价格低廉,对于最不发达国家和COVAX(世卫组织新冠疫苗计划)还是有一定意义。

  

  但对中国来说,证明自己拥有世界级的优秀疫苗,而且不止一种;同时产能丰沛,这就够了。

  同时,对普通民众而言,传统灭活疫苗够用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味强调有效率。

  根据匈牙利、蒙古公布的数据可以判定,在防御当前毒株时,国药疫苗就是与德国BNT并肩的世界级优秀疫苗。

  【疫苗不是万能的】

  现在,得益于疫苗的快速接种,匈牙利的日新增确诊已经持续降至70人以内。

  而且是唯一一个欧洲杯允许上座率100%的国家(入场者需接种完疫苗)。

  

  但是,蒙古国的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仍在攀升。这首先是因为,蒙古国还有多达40%的人没有注射疫苗——18岁以下。

  蒙古国人口目前330万人,18岁以下占40%,18岁及以上占60%。

  

  2月中旬以来,黄为蒙古,蓝为匈牙利。

  根据2019最新统计,蒙古国出生率2.67,傲视全亚洲。每年有近9万名新生儿。

  70年代生活富裕的蒙古国生育率高达7.58,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一落千丈,人口出生率也降到了谷底约1.5。

  直到近10年,国家经济从谷底翻身,孩子数量才又多起来。

  蒙古国近年来21到30岁的夫妻平均会生4到5个孩子。政府甚至祭出“荣誉妈妈”勋章制度。

  

  蒙古政府规定,家中有四个孩子,母亲能获颁荣誉妈妈二级勋章,等到六个孩子出生以后,就更上一层楼,可以领到一级荣誉勋章。

  据统计,荣誉妈妈二级勋章最年轻的记录是22岁!一级勋章最年轻的记录是32岁。

  持续的新生人口,也带来了高比例的未成年人。

  虽然蒙古成年人几乎都已接种,但18岁以下的青少年都还有待接种疫苗。

  

  另外,蒙古国在5月下半月疫情稍缓后,又在6月10日举行了总统大选。前总理呼日勒苏赫(KhurelsukhUkhnaa)赢得总统职位。这也是推动疫情重升的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感染者大都是未接种的青少年,感染后症状较轻。在日均新增确诊2500人的背景下,蒙古的日均死亡“只”有10人左右。

  目前,大部分国家对未成年人注射新冠疫苗都非常谨慎,因此多个曾快速注射疫苗的国家,接种率都停留在了60%。

  

  国民接种疫苗较快的几个国家。

  原先疫苗推进最快的以色列,发现注射mRNA引发青少年心肌炎的病例数高于往常,已经暂停向16岁以下的青少年注射BNT、莫德纳mRNA疫苗。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何继续推动疫苗接种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接种,才能建立一个基本的免疫防线。

  【“坟头蹦迪”的世界】

  在通过普遍接种获得成年人免疫之后,6.1万球迷涌入布达佩斯普斯卡什球场。匈牙利欧洲杯小组赛满座的情景,在网络上刷屏了。

  但是,要想想3~4月匈牙利的超级疫情刚刚夺走了3万人生命,而且目前每天仍新增100多病例,这种行为其实和坟头蹦迪没什么差别。

  

  要知道,匈牙利人口不足970万人,和中国一个大号地级市差不多。疫情死亡3万人,已经是国殇了。

  说到底,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大疫情当中,中国民众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众,早已出现了观念上的天差地别。

  世界上绝大部分其他地区的民众,大都把这场疫情当成一场重度流感。哪怕是死亡,也根本不太在乎,或者说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目前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几个国家,在过去一年多的日均死亡人数(每百万人口),在除以人口基数之后,美国并没那么突出。英国、匈牙利才是更令人惊骇的。

  尽管疫苗已大大缓解了多个国家的疫情,但是面对新变体呢?

  疫苗不是万能的。目前和下一阶段,焦点将转移到对各种新变体的有效性上来。

  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疫情全都出现根本性变化之前,我们依然要外防输入+疫苗护体双屏障,同时高度警惕和应对各种新变体毒株,这是未来一年新的关注主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黄石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