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氢能产业规划有望公布 下一个风口是氢能源?(附概念股)

2021-12-13| 发布者: 黄石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继2019年3月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氢......
发布会场地租赁平台

  继2019年3月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氢能源行业的发展政策,主要包括氢能发展技术路线、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等内容。

  据报道,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公布,将涉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政策保障等多方面。专家建议,政策应重点瞄准当前氢产业供应链上的痛点与堵点,在应用层面进一步提升氢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脱颖而出。21世纪,我国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并且我国已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如大众所熟知的氢能源汽车、氢能源电池、氢能发电等板块。而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有望成为氢能技术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2-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最为显著,达到13.6%,且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

  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推动下,氢能源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低碳科技将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科技的发展趋势将围绕“能源低碳化、生产去碳化和产业低碳化”三个方向创新发展。而氢能作为能源低碳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仍非常可观。

  解析氢能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氢能制取、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交通领域、储能领域、工业领域应用。

  上游氢能制氢路线多样:氢源路径包括灰氢,蓝氢和绿氢。绿氢是未来方向,新能源企业如隆基股份等布局氢能领域,油气或电力巨头也推出氢能产业发展新战略。

  银河研究认为,绿氢长期占比有望大幅提升。从增长空间来看,受益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以及碳排放约束,2020-2030年间绿氢比例将从3%上升15%。光大证券判断,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潜力很大,作为全周期零碳排放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平价上网,电解水制氢成本将持续下降。

  中游氢能储存运输:目前,氢的储存主要有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体储氢,我国车载储氢系统主要以35MPa 气氢为主。

  银河研究判断,我国目前正不断建设氢气管道工程,未来管道输送氢气压力等级升级和氢气管道规模扩大能降低氢能管道输送成本。液态储运具有储氢密度高,能运送大量氢气,适用长距离运输氢气等优势。但液体转化成本高,未来伴随成本下降,有望在液态氢气运输上具备竞争力。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到2020年底达到553站。华泰证券判断,随着产业配套政策落地,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有望进入良性循环,产业链上核心技术快速实现国产替代,储运和压缩技术领先。

  下游氢能应用丰富:氢能的利用途径多种多样,氢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涉及电堆、空压机、循环泵、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多种零部件和关键材料;氢在发电领域应用技术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涉及电池片、电堆等零部件。

  银河研究认为,近年来氢能源汽车都保持了较高的销量和保有量增速,长期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将是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主力。根据预测,2020-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16.64%,2025年将达到90.5亿美元。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看好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港股氢能源概念股一览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黄石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